mik thongraya
微光下的希望
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通瑞亚的女孩。她年仅十二岁,却已学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多病,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和几只瘦弱的羊。尽管生活艰辛,通瑞亚从未放弃对未来的憧憬。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通瑞亚便起身去放羊。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在薄雾中穿梭于山间小道。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点点微光,仿佛为她的每一步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然而,这样的美景并不能掩盖她内心的忧虑——如何让家人吃饱穿暖,如何改变这个贫穷的家庭?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瑞亚听说镇上的学校可以提供免费的书籍和文具,但条件是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入学。为了争取这个机会,她利用夜晚的时间自学识字。没有灯油,她就点燃树枝;没有桌子,她就在地上铺开破布写作。每当疲惫不堪时,她总会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即使黑夜再长,也总有黎明到来的时候。”
经过半年的努力,通瑞亚终于通过了考试,并成为村里第一个走进校园的孩子。在课堂上,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从拼音到算术,再到历史故事,每一节课都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她明白,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
几年后,通瑞亚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临行前,她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交给母亲,上面写满了她对未来的规划。“妈妈,等我毕业了,我会回来修路、建桥,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走出大山。”母亲含泪点头,眼眶湿润。
如今,通瑞亚已经成为一名工程师,而她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已经横跨在家乡的小河上。每当夜幕降临,站在桥头眺望远方时,她总会想起那个在微光中奔跑的小女孩,以及那段充满希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