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冰鉴产生的年代(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
铜冰鉴便是曾侯乙墓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现了曾侯乙墓青铜器新颖、奇特、精美的特征。
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
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
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
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
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
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
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
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
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
当然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
人类用冰为自己服务的历史十分久远。
这在我国史籍中多有涉及。
《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
据考证,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
算起来,“冰鉴”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了。
《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
“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除了降温、冷冻食物外,古人还把“冰箱”技术运用到生产运输中。
明代黄省曾在《鱼经》里写到,当时渔民常将一种鳓鱼(即白鳞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谓之“冰鲜”。
这样看来,“以冰养之”的储藏方法,我国古人最迟在明代就已经运用得十分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