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湖(都司)
没有 那是明朝的官-------------------------------------------------------------都司隋朝的都司 官名。
隋大业三年(607),置尚书左、右司郎于尚书都省,辅助尚书左、右丞处理省内各司事务,简称都司。
唐宋的尚书省亦称尚书都省,其左右司为尚书省各司的总汇,因称都司。
明代都指挥使司为一省掌兵的最高机构,简称都司。
又清代绿营军官职位次于游击,称为都司,秩四品,位次游击,分领营兵。
明朝“都指挥使司”的简称 都指挥使司 明官署名。
简称都司。
是中国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
与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分掌地方军政、民政、刑狱。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统兵五千人者授指挥,以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不等。
度山川形势,分设卫所。
大致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人为千户所、百人为百户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
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其后沿革,设废不一。
都指挥使司初隶属于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因析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
皇陵所在各置卫,不隶于都指挥使司。
皇帝亲军上二十二卫,称亲军指挥使司(锦衣卫即其中之一),不隶五都督府。
明初,都指挥使与布政使、按察使并称三司,同为封疆大吏。
正德年间,皇帝好大喜功,多聚宵小之徒,俱充以军职,遂为世所轻。
清张廷玉撰《明史》,称“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迭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
总兵官领敕于兵部,皆跽,间为长揖,即谓非礼。
至于末季,卫所军士,虽一诸生可役使之。
积轻积弱,重以隐占、虚冒诸弊,至举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战守,而明遂亡矣。
” 明朝在今东北设置努尔干都司来管理满族各部。
满族人的一支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并统一了女真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