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官(举人)
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
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意为应举之人。
宋为乡试(贡举考试)各科中试者的统称。
俗称举子。
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
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俗称孝廉。
且作为一种出身资格,即初步具备入仕资格。
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
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
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
乡试分三场,内容是八股文、试帖诗、表、判、论、策等等。
试卷要由专人誊写后才交给考官,以防作弊。
确定了及格的名单后张榜于巡抚衙门前,此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此榜也叫做桂榜。
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国守相荐举,被荐举者称为举人。
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
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
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
举人。
若果顺利过了第一关,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
「举人」得名於汉代的察举,但在汉晋南北朝,只是被举之人的意思,并非甚么专称。
唐宋科举,重进士科,所谓举人,不过指由此可应进士试,所以又称举进士,仍不是专门称谓词。
这等可应进士试的举进士另有专名,唐代以中央设立的学校(国子监、弘文馆等)、地方学校选送至京应考者为生徒,以各州考选的士子为乡贡,意思是随各州进贡物品一起解送。
宋代解送这样的士子赴会试,一般须经本州「取解试」(类似明清的乡试)取中。
如果会试不能登第,在唐宋时代,须再应府或州的考试,重新获得乡贡资格方能再就会试。
宋代刘章「四魁乡举」、元代许瑗两应乡举皆第一,就是由於第一次会试被黜落,所以要四次、两次应乡举。
而明清的举人则较为优待,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赴会试的资格。
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於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进入仕途。
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进学后仍然贪穷,被为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